我自己招認:是的!我在一個月之內看了三次電影”阿凡達”!
第一次是聚餐後,和朋友臨時起意去看午夜場;電影尚未看到一半,就決定要在今年1月的狗狗行為講座上,
以”阿凡達”做為演講題材之一。
第二次是為感謝好友雅婷多年來,經常在半夜被我摧殘,所以特地拉她出門看電影,以做為一點小小的精神補償;
另外也是為了準備講座投影片,而再去看了第二次
第三次則是回到瑞士後,陪GK去看”阿凡達”,以做為之前讓他孤獨一人過聖誕節的精神補償。
電影看了三次,也哭了三次,而且還都在不同的場景時,這是因為年紀大所以感情變得很脆弱嗎?
...這個我們就不討論了...
不過,一直想寫這篇和”阿凡達”有關文章的念頭,倒是一直在腦中不斷徘徊,
所以...請小心,以下文章有很多爆雷,不想被炸到?那就快先去電影院看”阿凡達”吧!!
在整部電影中,撇開男主角心境改變和男女之間的情愛,最能觸動我內心的感動和深思的部份,
就是在電影中,潘朵拉星球上的大部份生物都有著像纖維的觸鬚,
而藉由觸鬚的交織,二個不同的物種便可以此來溝通和傳遞訊息,甚至合為一體地一同奔馳或飛翔。
這個心靈交流的動作,在納美語中稱為:Tsahaylu,英文可翻譯為:Bond,
中文則可說是:二個生命體正在培養感情並建立互信關係的行為。
在 女主角Neytiri 第一次教導男主角Jack 如何學會騎乘Direhorse時,
她解釋Tsahaylu,是Bond, Relationship 也是Connection,
”...去感受它的感受,感覺它的呼吸和肌肉的律動...”
在這次台北和台中的”講不完講座”中,一直強調的重點其實就是:
”訓練最重要的不是使用哪種工具或方法,而是,你是否有帶到他的心?”
”用智力而不是蠻力,更不是暴力”
因為不管你現在用的是哪種項圈牽繩,使用的是哪種訓練方法,
不管你的用意是單純想建立彼此關係,或是為解決眼前的狗狗行為問題,
若當所謂的訓練,只是單藉由肢體上的限制和食物賄賂,來遮蓋人狗之間關係的脆弱和不安定,
或是,事實上你的狗尊敬的是食物,而不是你時,
那麼當有一天,你手中既沒有牽繩,也沒有食物時,
你打算用什麼將狗留在身邊? 期待他仍聽得進你下的任何指令呢?
之後,當Jack在狩獵行動上,表現了純熟的技巧和對生物的敬重後,
他被允許晉升到另一挑戰:攀登到聖山上,挑選一隻自己的Banshees,而成為一位Ikran Makto戰士。
在Banshees聚集的巢穴旁,
Neytiri說:Ikran is not horse. Once tsahaylu is made,
ikran will fly with only one Hunter in the whole life.
(Ikran和馬不同,一旦tsahaylu建立了,ikran一輩子只會跟著一個戰士。)
她也說了:“不只是你選擇它,它也會選擇你!”
聽到這句話時,我心中頓時難過了一陣,
這,就是當今為何有如此多狗狗行為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吧?
因為一時的衝動,很多人選擇了一隻不適合自己的狗,而無辜的狗狗呢?
沒有選擇地只能宿命接受這一個不適合的主人!
不管是:
居住在城市的忙碌上班族,卻執意要養精神及體力需求都很大的大型犬或工作犬如:邊境牧羊犬、哈士奇等。
沒時間訓練,沒時間陪狗的學生或上班族,狗狗成天就是長期被關在籠內或獨自在家。
只因為看到電影中的狗狗很酷,而在沒有任何了解下,買了目前最流行的狗種。
養狗前不做功課,養了再說,或是明明是自己不會訓練,還要怪狗故意要氣他做壞事。
養了不適合在亞熱帶環境的狗種,因為嚴重的皮膚問題,造成狗狗長期的身心傷害。
很多人在養狗時,常忘了這是一個可長達10至15年的承諾和責任,
也忘了我們的生活中,有家人、朋友、工作和各種聚會或活動,
但對於狗狗來說,你就是他的天、他的地、他的一切,
他每天在家苦苦地守候,就是為了你回家後的那短暫相處時光,
只是我們通常的反應為何呢?
痛罵狗狗破壞家裏/大小便?癱在沙發整夜也不帶狗狗出去散步一小時?
Avatar中讓我哭得最痛徹心扉的一段劇情(我想應該沒人會哭在這一段的...):
與其它人失散的男主角Jack,夜晚在叢林